2019-10
2019-09
2019-09
2019-09
2019-09
2019-08
2019-08
2019-08
2019-07
2019-07
中美貿易摩擦起伏跌宕,又出新雜音!不久前,美國剛剛宣布停止對中國加征新關稅,雙方經貿團隊將按照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的要求,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但7月16日,特朗普又在白宮內閣會議上稱,美國要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果有必要,美國可能會對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回應表示,如果美方加征新的關稅,無異于給雙方的經貿磋商設置新的障礙,只會使中美達成經貿協議的路途更為漫長。 過去一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無疑是最令人關注的熱點事件。與此同時,我國紡織服裝產品遭遇的貿易摩擦整體情況也值得盤點和關注。 2018年全年,在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全球經濟形勢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我國產品共遭遇106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60起、反補貼29起、保障措施17起。與2017年發起數量75起相比,案件數量上升了41.3%。我國紡織服裝產品遭遇貿易救濟形勢基本與2017年持平,微增4起案件。 2018年紡織服裝行業貿易救濟案件遭遇14起新立案件,其中原審案件10起,涉案總金額近約2.5億美元。與2017年同期新立案件11起相比,案件數量增長了27.2%,涉案金額降低了51%。貿易摩擦形勢持續嚴峻。 近5年我國遭遇紡織服裝貿易救濟案件統計 回顧2018年,年度新立14起案件為:墨西哥聚酯短纖反傾銷調查、印度亞麻紗線反傾銷調查、阿根廷牛仔布反傾銷調查、土耳其腈綸雙反調查(注:雙反調查為反傾銷、反補貼同時調查,因此按照兩起案件計算)、埃及密封條反傾銷調查、馬達加斯加旅行毯保障措施調查、美國DTY聚酯加工絲雙反調查、土耳其尼龍變形紗保障措施調查;日落復審調查4起,分別是:印尼聚酯短纖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土耳其人造合成短纖維織物第三次日落復審調查、土耳其合成聚酯短纖第二次日落復審調查、巴西尼龍長絲日落復審調查。 貿易救濟調查形勢嚴峻 2018年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整體具有如下特點:案件金額有所下降,立案數量亞洲國家較多,南美洲國家持續發力。 2018年的立案數量雖與2017年全年總體持平,但涉案金額大幅下降。2017年新立案件涉案金額5.1億美元。2018年新立案件涉案金額僅為約2.6億美元。涉案產品多為原材料、面料產品,出口金額均不大。 14起新案中,立案國別分別為土耳其5起,美國2起,其他國家各1起。亞洲國家立案數量較多,南美和非洲作為新興發起國別持續發力。拉美國家自1994年開始對中國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其中最為多見的調查手段為反傾銷調查。隨著我國與拉美國家經貿往來規模的不斷增長,拉美國家頻頻使用反傾銷調查和措施,抑制進口產品搶占其國內市場。這些調查嚴重影響了中國對拉美出口貿易,并對中國出口企業生存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拉美國家自2017年開始重啟對紡織服裝貿易救濟調查。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秘魯、墨西哥成為主要發起國別。 個案中,我國企業應訴積極性普遍不高。由于2018年新立案件整體涉案金額不高,個案涉案金額多在1000萬美元以下,加之立案國家為南美等發展中國家,程序不嚴謹、非常規渠道通關、應訴成本高、結果不確定等因素導致企業應訴積極性不高,也加大了行業應對工作的難度。不應訴將導致終裁中裁定懲罰性高關稅,繼而難以向目的市場繼續出口。同時,放棄應訴也導致調查國家調查程序演進停滯,造成應訴難的惡性循環。 行業磋商是化解摩擦的有力渠道 目前,行業組織是成熟的市場經濟下促進市場秩序良性發展的主要力量。由于WTO貿易救濟調查的發起多有一定的限制,特別是行業代表性的限制。因此,以商協會提出申請就基本上解決了代表性的問題,即使商協會內部有不同意見,但從整體申請立案來講,協會只能發出統一的聲音代表全體成員的意見。在提交評論階段,申請方多是以行業協會來發表支持意見和聲音的。有些行業組織還專門游說政府和有關機構要求對中國企業設限。如果應訴方只是中國單個企業或者雖然有很多企業應訴,但只是各自應訴本企業的答卷,往往造成攻防態勢不對等,單個企業也無法表達中國行業的整體意見和訴求,更無法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行業數據。只有企業團結起來以行業的身份參加到應訴中來,使行業協會作為應訴主體之一發表評論、參與答辯,才能更好地形成對等態勢,獲得相應的話語權。 貿易救濟案件的發起和調查需要符合法定程序,但結果往往取決于各方利益的博弈。這種博弈不僅僅體現在抗辯方面,也體現在游說和交涉方面,這一點上單獨應訴的企業沒有了任何優勢。因此,行業組織的參與將加大游說和交涉力度,與對方商協會和政府談判并提出交換條件。此外,如果中國企業應訴家數過多,只有行業組織才能代表企業發出統一的聲音。 企業通過商會抱團應訴,發揮行業組織的優勢,通過專業的技術應對和有效的交涉溝通,可以實現在案前案外化解摩擦,規范進出口貿易;案中磋商談判,降低措施影響程度;案后跟蹤進出口形勢,對企業出口做良性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增大案件應對難度 美國是世界上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案件最多的世貿成員國,從2016年到2018年連續三年對我紡織服裝發起雙反調查案件。分別為:2016年玻璃棉織物雙反調查、2017年聚酯短纖(PSF)雙反調查,和2018年聚酯加工絲(DTY)雙反調查。 聚酯加工絲雙反調查涉案金額約1000萬美元。接到預警信息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相關部門立刻組織主營企業應訴事宜。由于本案涉案產品屬于美國301調查2000億征稅范圍,已加征10%關稅。部分出口微量企業表示出口已經面臨巨大困難,因此放棄了應訴。 針對美國301調查應對,商會及時密切跟蹤美國301調查及進展,積極引導企業做好產品排除工作,派出工作組分赴我國對美紡織品出口生產企業集中的省、市,與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和企業交流,向企業介紹產品排除法律程序,聽取企業意見。在美國政府舉行聽證會的環節,出席并遞交評論意見,積極表明我方立場。聽證會期間,團組與美國紡織服裝行業組織代表、律師事務所以及相關專家廣泛交流,及時了解并交換相互的產業意見。經過多方努力,在去年9月美方公布的最終征稅名單中,PVC手套成功被美方排除在征稅范圍之外。 重點應對案件回顧 14起新立案件中,商會根據涉案金額、國別、應對效果重點組織了印度亞麻紗線反傾銷調查、馬達加斯加旅行毯保障措施調查、墨西哥聚酯短纖反傾銷調查、阿根廷牛仔布反傾銷調查以及2017年立案的哥倫比亞牛仔布反傾銷調查等案件。 案例1 印度亞麻紗線反傾銷調查 2017年印度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發起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2018年僅發起1起。立案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應對難度持續增加。印度近5年持續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在2017年達到頂峰。在案件類型上,印度慣用反傾銷調查的形式,近年來開始采用反傾銷調查合并反補貼調查的形式。由于印度莫迪總理執政后鼓勵印度制造,著力發展印度傳統產業,抵制進口產品。印度國內稅制改革后,國內產業更加積極申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 本案收到印度商工部立案通知的涉案產品金額8000萬美元,幾乎涵蓋了中國全部亞麻紗線出口企業。8家主營出口企業代表及律師參加應訴工作會,會上企業一致決定應訴,并參加由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組織的行業損害抗辯。隨后,商會代表行業向印方遞交了抗辯意見,并開展行業交涉,赴印度參加印度商工部舉行的聽證會,代表中國亞麻發言,希望印方根據中印企業合作的實際情況作出無損害終裁。在8月的終裁中,印方政府不顧中方提供的事實證據及印方進口商的陳述意見,決定對中國應訴企業征收1%~40%關稅,未應訴企業征收110%~120%關稅。本案中,雖然經我會帶領企業做了充分而全面的抗辯,終裁依然對中國公司征收了較高的稅率。中印兩國在紡織品領域的競爭并未隨著兩國關系的緩解而平息,預計“龍象之爭”在未來將長期存在。 案例2 墨西哥聚酯短纖反傾銷調查 此案是墨西哥自2013年以來的首起紡織品貿易救濟調查。墨西哥對華紡織品案件多為調查原材料、面料產品,涉案金額通常不大。由于墨西哥至今仍采用一國一稅的做法,導致應訴情況不佳,終裁稅率也持續偏高。本案涉案金額4900萬美元。在收到立案通知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及時與江蘇省商務廳在南京聯合召開應訴會,組織5家主營企業參加行業無損害抗辯,在應訴中,相關部門與律師積極配合,協助聯系主營企業和主管商務部門提供產業數據。 案件已于2018年12月做出初裁,墨西哥調查當局拒絕給予中國聚酯短纖行業市場經濟地位,給予中國應訴企業0.46~0.52美元/公斤的初裁稅率,暫不征收臨時反傾銷稅。 案例3 阿根廷牛仔布反傾銷調查 近年來,阿根廷共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發起8起貿易救濟調查,在調查中從未改變一國一稅的做法。目前,阿已放棄使用替代國計算傾銷幅度,并在個案中接受部分企業價格承諾。自2015年開始,阿根廷政府對敏感產品實施進口許可制度,為保護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紡織品實施非自動許可制度。在該制度框架下,政府與進口商協會討論進口配額數量等事宜。近年來,阿國內消費水平不斷下降,同時政府各項稅費持續攀升,國內生產商面臨較大壓力。為了緩解壓力,國內產業不得不以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方式打壓進口產品的競爭力。 牛仔布在阿根廷國內需求持續旺盛,但其國內產量只能滿足需求的30%~60%,主要進口產品來自中國、越南、巴西和秘魯,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價格較占優勢。如果阿根廷繼哥倫比亞之后就牛仔布征收關稅,極易導致南美其他國家跟風而動,造成我國此類產品在南美市場的淪陷。 為摸清本案立案背景,嘗試通過業界交涉化解摩擦。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帶隊,在立案前赴阿根廷與阿進口商協會以及十余家牛仔布進口商企業代表進行了會談,并就本案立案背景、產品進口限制等問題與進口商代表做了交流,并就可能即將立案的牛仔布反傾銷調查案件向阿方表達了中國業界的關注。阿根廷生產部表示,將慎重對待涉及中國出口商的案件。2018年2月21日,調查當局發布的立案通知中,中國產品涉案金額約1500萬美元。鑒于最終涉案金額較小,阿根廷對涉案產品堅持使用隱性配額制度管理,企業最終放棄應訴。 案例4 哥倫比亞牛仔布反傾銷案 哥倫比亞牛仔布反傾銷案于2017年8月立案,涉案金額為1.3億美元。本案也是2017年拉美國家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案件之一,得到了我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涉案產品主產地浙江蘭溪市商務局和當地企業的高度關注,先后組織9家企業參與無損害抗辯。經過商會與浙江省商務廳聯合組團赴哥展開交涉和多方拜會,在各方努力下終裁取得了每公斤3.25美元/公斤的最低限價,90%以上的中國出口產品不會受到反傾銷稅的影響。不過該案應對十分曲折,終裁后哥方COLTEJER S.A.和 FABRICA.TO S.A.兩家公司對終裁上訴,要求調查機關變更稅率。哥倫比亞貿易實務委員會收到上訴后決定對稅率修改為4.12美元/公斤。該程序類似于行政復議,但并沒有通知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利益相關方。因此,中方認為哥方決定明顯違反法律,將通過法院進行行政訴訟。 貿易摩擦形勢前景預測 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前景尚無定論,全球經濟形勢艱難突圍,中國產品積極尋求市場突破,勢必將引發目的地國家國內產業的抵制。綜上所述,2019年的貿易救濟形勢將審慎樂觀。 首先,美國將繼續合并使用多種貿易政策和貿易制約手段抵制進口。美國對華紡織品調查在2009年~2011年達到一個小高潮,近年來幾乎每年有1~2起案件。特朗普政府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美國不再單以貿易救濟手段進行進口限制,而是轉向合并多種制約手段全面發力,貿易救濟案件也將繼續走高。此外,美國貿易救濟調查案件的應對難度加大,單個企業獲得低稅率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和應對準備工作。行業集體抗辯將成為獲得較低應訴稅率的突破可能。 其次,南美將繼續成為立案主力國家。從1995年至2017年拉美主要國家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情況看,拉美共有12個國家,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總計335起,其中阿根廷對華立案106起,巴西對華立案96起,哥倫比亞46起,墨西哥對華立案52起,秘魯對華立案22起。 從1995年~2017年拉美國家反傾銷調查發起數量統計可以看出,約92%拉美國家貿易救濟案件的發起形式為反傾銷調查。反傾銷調查易造成產品在各個國家遭到圍追堵截,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在拉美國家的反傾銷調查中更為明顯。 在紡織服裝產品上,拉美國家是牛仔類產品的主要加工國和消費國。1994年1月委內瑞拉對產自中國的牛仔褲發起反傾銷調查,調查還未終裁,秘魯在10月即對中國的牛仔褲同樣發起反傾銷調查。2010年墨西哥再次對牛仔布發起反傾銷調查。2011年秘魯的牛仔布調查再次進行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終裁仍然繼續采取5年的反傾銷措施。 拉美國家對反傾銷規則制定中普遍吸收了歐美國家的法律特點,在反傾銷調查法律規定上有嚴格的程序界定。但在實踐中法律執行自由度較大,調查當局的自由裁量權過大,解釋法律及創造程序的案例眾多。鑒于此,我國企業應在單個應對的同時,更多地依靠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力量合力出擊,以期在個案中得到突破。 第三,土耳其累積案件陸續進入日落復審案件期。WTO《反傾銷協定》和各國反傾銷法律均規定反傾銷措施執行不超過5年,同時也規定了在原審調查措施到期時,如有必要,可以對反傾銷措施取消對后續進口影響申請審查的程序。 多數國家的反傾銷日落復審調查不改變原審的終裁稅率,只是決定是否繼續沿用原有的反傾銷措施。但土耳其在日落復審中對涉案企業的傾銷幅度和稅率重新計算。 2007至2008年間,土耳其對華集中發起了9個反傾銷調查案件,疊加陳年持續復審的案件,這些案件在2019年陸續進入日落復審程序。企業應抓住復審的機會,通過積極遞交答卷,爭取在未來5年得到一個較低的出口稅率,獲得市場占有機會。
2019-06
2019-06
2019-04
近期,自4月5日至7日清明小長假期間,中國輕紡城市場T/R滌粘春用仿毛面料成交呈局部下滑走勢。隨著清明節部分客商返鄉離場,現貨成交局部回縮,訂單承接仍相對不足。
2019-03
隨著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紡織印染行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印染已經成為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也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所在。高效低成本地解決紡織印染廢水問題,是實現紡織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從目前相關處理技術現狀及行業發展前瞻性研究態勢看,印染行業綠色生態化發展正在成為趨勢。
2019-03
2019-03
2019-03
2019-03
2019-03
2019-03